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科研动态
测地所郝晓光研究员在小洪山讲坛宣讲新编世界地图
2014-10-13| 【 】|阅读次数: |文章来源:
 信息转载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站: http://news.ucas.ac.cn/Home/Detail/42e753b1-f0ee-42da-99e2-71ed5ffc2ca1
    10月8日上午,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郝晓光研究员应邀做客武汉教育基地小洪山讲坛,在研究生公寓综合楼报告厅做了题为“新编世界地图:历史和科学的交融”的宣讲报告,来自院属武汉地区六个培养单位的300多名研究生聆听了此次报告。武汉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陈平平,武汉分院党组副书记、纪检组组长尚纳新,以及武汉教育基地办公室杜永成、金静出席了报告会。报告会由陈平平主持。

  郝晓光紧扣主题,以历史和科学为出发点,从“中心论VS双经双纬、地圆说VS天圆地方、浑天说VS盖天说、塞防论VS海防论、世界地图VS地球仪”五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传统世界地图的发展、局限性以及其发展新世界地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郝晓光在报告中介绍,现在我们所用的世界地图已经是明代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画出第一张中文版的世界地图,而该世界地图只适用于描述东、西半球与世界地理关系,不适用于描述南、北半球与世界的地理关系。而由他主编的新版系列世界地图一套4版,东、西、南、北半球各一张,且三横一竖,其中南半球版《世界地图》是竖的,完全让人耳目一新!改变了旧版世界地图只用一个视角看世界的局限性。从封建社会自以为的“中国位居世界中央、外国全是蛮夷岛国”的陈旧地图,到现在东西南北4个版本的新编世界地图,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郝晓光告诉同学们,“竖版《世界地势图》颠覆了人们惯有的横向地图思维框架,最重要的是给世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他说,地图虽是一张纸,但它却给人们灌输了一种重新看世界的理念。

  当谈及新编世界地图的应用时,郝晓光特别激动。新编的世界地图解决了中国的科学考察船在南极地区科学考察活动的位置和航线在世界地图上无法表示出来的问题,被国家海洋局南极科学考察办采用。在报告中,郝晓光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感到无比自豪,更为自己能为国家做出的绘图贡献而激动不已。报告的最后,郝晓光总结了新编世界地图的哲学意义、史学意义和科学意义,他指出“新编世界地图这个创新作品正在走向社会、走进寻常百姓,给人们带来了崭新的科学理念,实现了文化创新的伟大使命”。

  郝晓光的精彩报告赢得了听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在互动环节,在座的研究生们和郝晓光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报告会结束,陈平平代表武汉教育基地向郝晓光赠送了“小洪山讲坛”第65讲纪念章。

  郝晓光,1982年1月毕业于同济大学测绘专业,理学博士、博士后,中国第13次南极科考队中山站越冬队员。现任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湖北省测绘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图学的研究,已出版专著五部,发表各类论文120余篇。

陈平平主持报告会

郝晓光作宣讲报告

  报告会现场

 
 
  附件下载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 鄂ICP备20009030号-3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徐东大街340号 邮编:430077 电话:027-68881355 传真:027-68881362